“我侵权了我”?“咋啥都是你的”?……
8月15日下午,科学科普博主、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在网络上发文称,他接到“视觉中国”的电话,对方称自己拍摄的作品对“视觉中国”的173张照片造成侵权,需要赔偿8万元。
我竟然侵权了我自己?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戴建峰,视觉中国给出两个解决方案,一是双方合作,戴先生购买不低于173张照片的版权素材套餐。二是双方和解,戴先生就已经使用的173张图片支付全部费用,图片单张为500元一张,合计86500元,并限期回复该邮件。
8月15日晚,视觉中国回应称:会继续与摄影师保持沟通,妥善处理相关误解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,唤醒了不少关于,“视觉中国”版权争议的记忆。
这不是“视觉中国”
第一次陷入版权争议的舆论漩涡
2019年4月11日,因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,纳入自家图库,这家中国最大的版权图片交易平台引发了“众怒”。
视觉中国网站上在此照片旁注明:此图如用于商业用途,请致电或咨询客户代表。
此后有网友发现,国旗和国徽的图片也出现在了视觉中国的版权图库中,4月11日下午,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发问视觉中国:国旗、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?这将针对视觉中国的声讨推至高潮。
有网友截图爆料称,在其他图库网站如:东方IC、全景网同样存在大量与国旗、国徽有关的图片,其中东方IC将这些图片标注为“免税版RF图片”,即免版税金版使用版权模式,具有“一次购买、多次使用”的特点,不能转让或再次出手。全景网则将国旗图片尺寸分为各种型号,标明“广告用途并包含标准授权所有用途”,最高售价达3000元一年。
不少媒体、企业公司
表示“深受其害”
随后,一众蓝V排队在“共青团中央”微博评论自家logo也被视觉中国收为“囊中之物”,甚至连历史书上的人物图也不放过。
就连国内媒体也逃脱不了被视觉中国索要高额费用的命运。
一个宠物自媒体大号,曾被视觉中国索要100万的高额费用,被逼的只能注销公司。
还有一个滑稽的现象,就是还会去跟原作者要索赔。
咋啥都是你的?!
2019年4月11日,针对视觉中国网站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情况,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约谈网站负责人,责令该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,全面彻底整改。
对此,视觉中国再次发表致歉信称,将全面彻底整改,在此期间暂时关闭网站。与此同时,东方IC、全景网等也无法正常打开。
视觉中国平均每天15.6起官司
万件诉讼中八成是原告
视觉中国号称是以“视觉内容”生产、传播和版权交易为核心的互联网科技文创公司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4至2019年中,其官司近万件。
公开资料显示,视觉中国盈利模式中有一项为“为内容生态中的生产者与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版权交易和增值服务”。另据视觉中国财报数据显示, 2018年前三季度视觉中国“视觉内容与服务”板块收入占上市公司总收入81.81%,实现营业收入5.7亿元,同比增长34.48%,该业务实现净利润2.3亿元,同比增长43.74%。
随着利润和营收增长的还有视觉中国的诉讼案件数量。
记者通过查询发现,“视觉中国”旗下的汉华易美和华盖创意涉及的裁判文书数量均超4000件。其中,仅2018年,上述两家企业裁判文书总量就达3348件,同比增长了45.31%。
此外,在超过八成的案件中,两家公司是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,案由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和著作权权属、侵权纠纷为主,占比超过八成。
另据裁判文书收录网站Openlaw的数据显示,与“视觉中国”关键词有关的法律诉讼,2018年全年共有2968起,2017年更是达到了5676起,也就是说,这两年平均每天视觉中国就有15.6起官司要打。
图片交易难查记录
摄影师:不知道卖了多少钱
据北青报报道,摄影师王强(化名)告诉记者,像视觉中国、东方IC这种图片网站,一般都有自己的签约摄影师或者机构,他们会上传一部分照片,但大部分照片是注册用户上传的,注册用户中除了个人还有一些机构。视觉中国这种图片网站并不是生产照片的公司,他们只是版权代理机构,网站上的照片署的版权拥有人往往也不是视觉中国。
王强介绍,上传者名下有一个账号,可以通过这个账号去看销售记录,但该数据上传者自己无法核实,因此一些摄影师会怀疑自己的照片被卖了却没拿到钱,“这是常有的事情,其实不止视觉中国、东方IC等网站,只要销售图片的公司都会产生这种纠纷。”
在照片的价格上,王强表示,定价权是协商的,定价权可以在上传者自己手里,比如签约的时候自己说照片卖多少钱一张,然后根据销售量分成。但是绝大部分定价权在视觉中国,所以有时候照片具体卖多少钱,上传者并不知晓。
身为“维权之王”,视觉中国一边高举知识产权保护的大旗,一边却在倒行侵权。
贪婪的“鹰眼”
版权保护和获客相结合
2017年,视觉中国又在分销渠道方面进行了连环布局,中新社、腾讯、百度、搜狗、微博、淘宝、360等重要渠道先后与视觉中国达成战略合作或深度深度合作。
这些布局结束后,根据视觉中国历年财报显示,视觉中国一直号称拥有“近乎垄断”的优势,这个优势的数字是“超过40%”。
这让视觉中国构建了相当简单又暴利的商业模式:拿到内容——销售——最后收钱。
2016年,视觉中国开始研发研发鹰眼追踪技术(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),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的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。腾讯《棱镜》依据财报发现,2017年视觉中国就已经自行研发完成了“鹰眼”。
财报显示,该平台包括自动全网爬虫、自动图像比对、授权比对自动生成报告等多项自主研发的技术能力,自动处理约200万/天以上的数据,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,并提供授权管理分析、在线侵权证据保全等一站式的版权保护服务。
视觉中国表示,这套“鹰眼”系统,除了能够了解用户需求外,更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的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,更好地锁定潜在的客户并满足其需求,实现精准营销,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,实现客户数量大幅增长。
这正是视觉中国引发众怒的核心原因之一:将版权保护和获客相结合。
此前有消息称视觉中国放出原图,任由引擎抓取。当这些没版权水印标识的图片被其他公司当做免费图片使用后,再起诉索赔,而且金额惊人。
究竟什么样的图片算侵权?
第一种情况,《著作权》保护的对象是创新、创造性的劳动。视觉中国直接将他人的logo图案做了矢量图、打上水印,其中没有“创造性劳动”,当然不能享有著作权,视觉中国拿这个“盖戳卖钱”本身就是对著作权的侵权。
第二种情况,广义上的“二次拍摄”, 一些官微编辑不理解:自己家的楼、自己家的产品被拍摄做成图片之后,怎么成了人家的知识产权?其实,商品、大楼本身并不产生摄影作品的著作权,相反在拍摄过程中,摄影师是付出创新性劳动的,包括光线调整、明暗对比等,所以“二次拍摄”会产生著作权。
第三种情况,肖像权和摄影作品著作权之间的冲突。这次很多公众人物、明星站出来吐槽:自己在一些公开场合的照片被摄影师拍了之后,卖给了视觉中国,自己一分钱都拿不到。肖像权和著作权属竞合关系,搞活动让摄影师来拍照,如果不是事先厘清著作权归属的话,那么照片著作权就是摄影师的。
来源:海峡都市报、北京青年报、观察者网、生活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