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在外学习工作久未返乡的我,读研后重获学生身份,今年幸能好好回家陪陪家人,看看家乡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潮汕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乡土社会,多以家族为单位且重视亲情的联结。对我来说,故乡是滋养根系的土壤,而真正的根是亲人。然而自古以来,潮汕由于地处偏远,资源有限,经济发展也受限,许多人迫于生计而出海寻求发展,因此潮汕地区也才成为“盛产”华侨的地方之一。长大后的我,也和出国谋生的番客一样,成了远离故乡的游子。游子离乡,其实就是在慢慢拉扯着扎在故乡的“根”。
回乡后看到市中心高楼渐起,一些在大城市出现的大型商业广场也开始进驻我的小城,尽管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与这座简朴的古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,但小城发展也算有了进步。我的家人虽传统但也开明,他们常常会心疼我孤身在外的不易,却也不会自私地希望子女能留在身边而限制其发展。“去看更广大的天地,不要浪费你的学历和见识”,一个亲戚说道。但我仿佛越长大越会“既要又要”,既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,也希望能陪伴在亲人身旁。在回乡的这些日子里,我探访亲友,听长辈聊以前,和兄弟姐妹聊近况……亲情的连接恢复得愈多,愈有种无力感在我心中蔓延生长。有一天,我走到湘子桥畔,望着母亲河韩江,想起旧时“过番”的番客,渐渐明白这种无力感原来是知晓“自己终将会和故乡以及故乡的亲人渐行渐远”后产生的遗憾。
亲情犹如一根线握在血脉相连的人手中,距离远近、陪伴与否都会在时间流逝的作用下影响这根线的牢固。或许这也是小镇青年相比于大城市孩子的“可悲”之处。小镇青年在奔赴大城市寻找所谓“机会”和“前途”的过程中,需要不断地和过去挥手道别,他们必须不断地拉伸手中和亲人的感情线,时间一久,距离一远,两人手中的绳子便会慢慢往相反的方向扯动。而过年过节的短暂团聚则让这根线稍稍回缩。当清楚地知道终有一天我会和我生命中重要的人渐行渐远、无法相互陪伴、参与对方的人生的时候,我渴望紧紧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来弥补日后可能的缺席,平时话极少的我会在每次见面时努力寻找话题,但越用力反而是越陌生的“罪证”。
时代在变,但有些经历也有共通之处。我在外公返回属于他的故乡时,也看到了他对亲情的紧握。大年初三,我们一家陪外公回潮汕一座小岛上看望他的舅舅。老舅公一家一直都在岛上生活,生了两个女儿。外公当兵之后他们就很少见面,直到退伍回城才每年前往看望。今年疫情后的解封释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,原本只需要两小时的车程,由于塞车开了五个小时。见面后短短的两个小时里,寡言的外公打开了话匣子,似乎在倾泻平日积攒的对家人的挂念,他滔滔不绝,生怕浪费一分一秒。我在外公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。这种对时间的倍加珍惜,是离乡之人为了减少长时间与亲人离别的愧疚。见面后缺少语言填充的每一秒仿佛都是刺,扎着我们的心,提醒我们和亲人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。五个小时的回程路上外公一言不发,我想或许我最能理解他。
选择离乡奔赴大城市的人承担着离别的愧疚。为了更好的发展付出的代价,远远不止一个人在大城市的孤独和原子化,更是以淡化过往为代价。实际上,还牺牲了贴身爱亲人、爱父母的机会。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年轻父母,甚至失去了爱孩子的机会。也不怪一些大城市缺乏“人情味”。当我们远离故土,当我们和亲人之间紧握的亲情之线被拉扯,当我们越来越失去毫无功利地爱他人的能力,又如何指望我们能超越金钱,把人当成目的,而不是手段?
旧时潮汕番客出国谋生,公婆一辈的城市化迁徙,如今我也将与故土告别去往大城市。人生确实是一场不断道别的旅程,可我最不想道别的,是我的亲人。小地方的经济发展牵动着人民的命运。漂泊在外的我是一根浮萍,而故土的亲情是我的养分,我飘得越远、越久,就越渴望真情的滋养。乡村振兴,小镇青年才能做出真正遵从本心的选择。如果可以,谁想背井离乡呢?其根本是乡村振兴,是小城崛起,而我也希望能增进自己的能力,日后回馈家乡,促进家乡发展,就像当初海外华侨华人心怀故土、情系桑梓,慷慨解囊支持家乡兴办学校、宗祠、公园、医院......振兴家乡,让有故乡的人不必因发展受限而与亲人别离。
人会散,情会淡,恩难忘。现在我们虽能超越时空表达对对方的思念,但思念只能靠见面来缓解。“在线”远远不能替代“在场”。返乡,便是加固手中的亲情之线,让离乡游子有所挂念,与根有所相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