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期货-深度专题-生猪-猪周期对猪价的影响分析-20230810
2023-08-10 17:16:13 广州期货

摘要:

猪周期表现为猪价的周期性波动变化,猪周期形成的本质是在于供需错配,即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及出栏量的周期性波动趋势,虽然猪肉消费季节性消费明显,但从年度来看,整体表现为刚性需求,因而猪价变动核心在于供给。由于生猪的生长周期较长,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变化到商品猪供给变化通常需要10-12个月,而从补栏母猪到增加猪肉供应需18个月左右,产能变化滞后于价格,能繁母猪存栏是生猪供给的先行指标,理论上,能繁母猪存栏量与10个月后的生猪价格呈现反向变动关系。


(资料图片)

自2006年以来,我国共经历了五轮猪周期:

(一)2006年5月-2010年4月:蓝耳病致存栏降低,加速猪价上行。第一轮猪周期为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,持续时间47个月,其中上行周期持续至2008年4月,约23个月,下行周期持续约24个月。此轮猪周期受到的外部驱动因素较多,包括2006年蓝耳病爆发导致生猪存栏降低以及2009年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问题等。

(二)2010年4月-2014年4月:供需矛盾驱动,为经典猪周期。第二轮猪周期是从2010年4月持续至2014年4月,持续时间48个月,其中上行周期持续至2011年9月,约17个月,下行周期持续约31个月。此轮猪周期受外部因素驱动较少,正常的反映出了生猪行业产能去化以及恢复的情况,是由供需因素驱动的经典猪周期。

(三)2014年4月-2018年5月:供给侧改革推动产能去化。第三轮猪周期是从2014年4月持续至2018年5月,持续时间49个月,其中上行周期持续至2016年5月,约25个月,下行周期持续约24个月。本轮猪周期的产能去化主要是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,推动猪价上行,下行周期略短于上行周期。

(四)2018年5月-2022年4月:非瘟催生“超级猪周期”。第四轮猪周期仍然持续了4年,从2018年5月持续至2022年4月,持续时间47个月,其中上行周期持续至2021年1月,约32个月,下行周期持续约15个月,此轮上行周期要明显大于下行周期。本轮猪周期受外部因素扰动较大,例如非洲猪瘟、规模化养殖以及新冠疫情等多重外部因素,是这几轮周期中涨跌幅最大、波动最明显的一轮周期。

(五)2022年3月至今:供强需弱,产能去化缓慢。上行阶段为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,仅维持了7个月,2022年11月至今处于下行阶段,周期尚未结束。此轮周期的价格高点到低点,仅持续了半年左右的时间,与前四轮猪周期表现有明显的区别。与以往周期的不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,也是今年上半年猪价持续横盘的主要矛盾点。一方面是由于行业规模化程度提升,养殖效率提升以及疫病相对稳定,导致

生猪产能整体较稳定;另一方面则是猪价波动加剧,猪价的剧烈波动给予了二次育肥更多的投机性机会,导致养殖端普遍进行二次育肥和压栏行为造成了大猪的积压,从而使得产能去化缓慢。

生猪供需分析及后市展望:1)供给:产能去化缓慢,下半年供应仍较充裕。从各机构数据来看,年后虽供应呈现持续去化的态势,但从产能周期看,去年四季度能繁产能的恢复,会成为今年三季度生猪的出栏供应,且伴随着9月份后消费好转,价格及养殖利润提升,生猪的季节性压栏及二次育肥仍将延续,因此下半年产能也难以大规模去化。2)需求:季节性特征明显,四季度需求预期好转。夏季7-8月份为猪肉消费的淡季,从9月开始,猪肉消费将会逐渐好转,或在9-10月份的过渡阶段逐步提升,到11-12月份时达到下半年高峰水平,并一直持续到春节。

后市展望:四季度猪价存上行空间,但大周期拐点仍待供需矛盾驱动。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,当前供给端,生猪产能较稳定,三季度生猪出栏压力仍较大,下半年难以看到能繁母猪大幅去化的情况。而需求端,季节性消费显著。三季度一般为猪肉传统消费淡季,四季度消费旺季支撑猪价季节性反弹。因此,我们倾向于认为在今年基本面没有大矛盾的背景下,四季度因季节性消费旺季提振,猪价或仍有支撑,但价格上行空间有限,并非产能去化带来的周期性拐点。因此新周期还尚未开启,当前仍处于本轮周期的尾声,周期拐点的出现仍要待大的供需矛盾出现带来驱动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