稍微了解一点明初历史的人,都会骂朱元璋歹毒狠心,把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良臣虎将屠戮一空,以至于后来的建文帝无将可用,被燕王朱棣夺了江山,大江两岸数百万军民也跟着遭殃。
其实,朱元璋洪武一朝时间长达三十一年,就算朱元璋没有屠戮功臣,功臣们也会老的老、病的病、死的死,名将凋零,新陈代谢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纵然如此,在燕王朱棣起兵之初,建文帝的手里还是抓有一副好牌的,他派出征讨朱棣的大将耿炳文就是功臣群体中硕果尚存的老人,届年已七十一岁。而在随耿炳文出征的列将中,更有一位曾是威风八面,且正在当打之年的猛将平安。
平安的父亲平定是最早跟随朱元璋起兵的滁州人,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,却在攻打元大都时阵亡了。
平定死后,平安成了孤儿。
朱元璋痛平定之殒,又怜平安之孤,遂收平安为养子,小名保儿。
平安长大成人,身躯奇伟,力举数百斤,有其父威武雄壮之风,袭父职,迁密云指挥使,进右军都督佥事。
耿炳文初战失利,即被建文帝罚下场坐冷板凳,另派李景隆代其职。
李景隆知道平安能打,任其为先锋。
燕军渡过白沟河,平安率万骑迎战。
朱棣不把平安放在心上,对左右说:"平安,竖子耳。往岁从出塞,识我用兵,今当先破之。"
但是,两军交锋,朱棣屡战不下,心下焦躁,亲帅将士驰入阵,恶战至暝。
该战,朱棣血浸战甲、体力殆尽,好不容易杀重围,却迷失了道路,从者仅三骑。最后,不得不下马伏地观察河流,辨出东西,找到了自己营垒所在。
次日再战,平安连接击败燕蒋房宽、陈亨。
朱棣见事急,亲冒矢石力战,直战到马受重创、箭壶成空,剑折不可击!
朱棣扭头要撤离战场时,平安突然杀至,朱棣慌得以剑击马,拼命逃窜,狼狈异常。
但是,平安还是追了上来。
可以说,这是朱棣战斗生涯中最接近死亡气息的一次,平安的长朔离他的背心不过一二寸距离,幸好老天保佑,平安的战马突然马失前蹄,朱棣侥幸逃了一命。
随后,朱高煦率援兵赶来,朱棣得全身而退。
燕兵转围济南府,平安在单家桥安下营寨,一面埋伏在御河抢夺燕军的饷船,一面发兵往攻德州。
平安双管齐下,朱棣难以招架,只好撤围而去。
次年,燕军卷土重来,在夹河大败盛庸军,并回军袭取单家桥。
平安奋起迎击,阵擒燕将薛禄。
永乐七年(
1409
年)三月,朱棣北巡北京,览章奏看见了平安的名字,心有所悸,对左右说:"平保儿(平安小名)尚在耶?"
平安听说了此事,二话不说,举剑自杀。
没奈何,朱棣只好灰溜溜退去。
改日,燕军与平安在滹沱河展开激战。
平安在阵中缚木为楼,高数丈,每战酣,便登楼眺望,发强弩射燕军,掌控着战场局势。
可惜的是,忽起大风,发屋拔树,声如巨雷,南军都指挥邓戬、陈鹏等均陷敌阵,平安被迫败走真定。
朱棣与南军数番大战,每亲身陷阵,所向皆靡,惟遇平安、盛庸两军难以得志。滹沱之战结束,朱棣身后的大旗上矢集猬毛,阵中诸将议论纷纷,其中老将顾成说:"臣自少从军,今老矣,多历战阵,未尝见若此也。"
一个月之后,燕师出大名。
平安、盛庸等人分兵扰其饷道。
朱棣不堪其扰,上书建文帝,请求息兵议和。
建文帝自认为已经吃定了朱棣,坚决拒绝。
建文帝的态度更进一步激发了朱棣的斗志,其决计南下。遣偏师潜走沛县,焚粮舟,掠彰德,破尾尖寨,谕降林县。
屯兵于真定的平安趁北平空虚,帅万骑直走北平。
朱棣知悉,大为恐惧,赶紧北归还救。
平安在杨村击败了燕将李彬,徐徐退去。
建文四年,燕兵再次南下,破萧县。
平安引军蹑其后,追至淝水,败燕将白义、刘江,阵斩王真。
王真是燕军中一等一的骁将,此前,朱棣曾多次以王真为榜样激励诸将,说:"诸将奋勇如王真,何事不成!"
哪料,就是这样一个箭头人物,竟然被平安轻松斩杀。
朱棣又惊又怒,亲自上阵搦战。
平安的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,攒马直刺朱棣,然战马忽蹶,落地被擒。
南军士气稍沮,平安引军退去。
改日,平安复进至小河,从左右翼包抄分击燕军,斩燕将陈文。
随后,又在齐眉山下列阵大战燕军,自午至酉,大获全胜。
由是,燕诸将具谋北还,徐图后举。